米兰(ml)网页版-登录入口
400-900-8885

陕西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(7)

题目:

“老农民 ”当上大导演、黑土地办起农民文学社、国际范“村晚”让山村成为旅 游热点 … …迈入新时代,中国农民拥抱全面小康,不止于物质上的富足 ,更有精神 文化层面的斑斓亮色 。对于农村的文化小康,你怎么看?

新时代的农民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 ,更注重精神文化上的满足 。农村“文化 小康”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支持和,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。

评语:1.能够结合题干信息,引入比较自然; 2.将农村“文化小康”和乡村振兴 相结合,提取出“文化小康”最核心的作用与意义,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, 了观点的高度 ;3.语言表达简洁。

首先,农村“文化小康”是激励农民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。农村群众通过参与文 艺表演、书画创作、传统文化传承等方式,不仅增强了自信心,更重要的是,他们 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。家园孕育着—⽀⽀“赶不走的文化建设队伍”,也让村 民对家乡事业从“为我建设”转为“我要建设”。在我老家里,就有位农民大叔在乡村

戏剧表演中赢得多次满堂彩,最终成为村里的明星导演,这也激励着更 多村民愿意参与乡村文化事业。

其次,农村“文化小康”是推进农业产业兴旺、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。本土 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最鲜明特色,像福建地区打造的的“ 四季村晚”就是紧密围绕连家 船民风俗打造的演出活动,不仅向全国乃至世界游客展示了新时代渔村欢乐、和谐、 幸福的新风貌,更塑造了地区品牌 、促进了文旅融合 、创造了大量创业就业机会,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民生价值。

再次,农村“文化小康”是打造生态宜居 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农村家园的强大 引擎。通过文化传承和教育等途径,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,农村的居 住质量。同时,文化小康有助于农民素养,塑造良好的乡风文明,破除农村陈 规陋习,打造—个更宜居 、更文明的和美家园。

评语:1.紧扣题干和核心观点; 2.论证形式不拘泥于意义、原因、对策等传统 答题模式, 以要点式展开,形式新颖,更有利于突出重点 ;3.分析充实 、深刻、生 动。论证分别从“文化小康”促进人才、产业、生态振兴展开,论证有力 。还能联系 身边的村人村事,论述生动 。 4.用词有特色 。变“为我建设”为“我要建设 ”、打造 —⽀“赶不走的文化建设队伍”等内容,用词让考官有记忆点。

最后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乡村文化小康只是阶段性胜利,新时期,党对 乡村文化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人民也有更高的期待。对此,我们应当将农村文 化建设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进—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与 责任担当。也要立足农村特色与优势, 因地取材 、 因地制宜,打造品牌文化工程。 同时要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,注重专业人才配备,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 创新。

总的来说,农村文化小康彰显着我国乡村地区“塑形”“铸魂” 的双丰收,相信在 党的正确领导下,我们会在新时期创造更加美好的现代化乡村,让广大农民群众逐 渐拥抱现代化生活!

评语:1.对策引入自然; 2.能从党组织建设与领导 、发挥村民作用 、打造品 牌 、政府政策等方面展开,措施全面 ,角度多元; 3.符合实际情况,措施有 针对性。

1.结尾展望未来,作答气势。2.用词有美感, 以“塑形”“铸魂”双丰收表达 乡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,让人回味无穷。

(责任编辑:李明)

直播公开课
网校师资
会员免费专区
会员特惠专区

日利奇之5-20下,学生用户胡

  •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¥68
  • 终身会员 ¥198
尊享12大会员特权
  1. 好课免费

人工咨询

全国统一咨询热线

400-900-8885

课程咨询请按1
售后服务请按2
9:00-21:00 节假日不休

商务合作

企业微信

微信扫码添加

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
米兰(ml)网页版,登录入口小程序
精选免费公开课
米兰(ml)网页版,登录入口视频号
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
米兰(ml)网页版,登录入口极速版APP
资讯答疑试题
米兰(ml)网页版,登录入口公众号

Copyright©2000-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10218183号-41 京ICP证161188号 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